为什么需要专门的铜铝超声波金属焊接机?
新能源电池的正极通常是铝(Al),负极通常是铜(Cu)。将多个电芯通过连接片(Busbar) 串联或并联时,就会遇到 “铜-铝”异种金属焊接的难题。
挑战在于:
1. 物理性质差异大:铜和铝的熔点(Cu: 1083°C, Al: 660°C)、导热率、电阻率不同。
2. 易形成脆性金属间化合物(IMC):如Al₂Cu、AlCu、Al₄Cu₉等。这些化合物脆而硬,导电性差,是焊接接头中的薄弱环节,容易导致高电阻、发热甚至断裂。
3. 氧化层:铝表面会迅速形成致密的氧化铝(Al₂O₃)薄膜,熔点极高(2050°C),会阻碍金属之间的良好熔合。
因此,传统的熔焊(如TIG/MIG焊)几乎无法用于高质量的铜铝焊接。目前工业界主流采用超声波金属焊接(Ultrasonic Metal Welding) 技术。
主流技术:超声波金属焊接机
这是当前新能源行业焊接电池极柱(铜/铝)与连接片(铝/铜)的绝对主流技术。
工作原理:
利用高频超声波(通常为15kHz, 20kHz或40kHz)的振动能量,通过焊头(Horn)在压力下作用于重叠的金属件上。振动产生的摩擦和应力会:
1. 破坏金属表面的氧化膜。
2. 使接触面的金属原子在固态下(温度远低于熔点)发生塑性变形和扩散。
3. 形成一种固相冶金结合,而非常规的熔融焊接。
优点:
· 固相焊接:从根本上避免了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大量生成,接头电阻低、强度高。
· 节能环保:能量仅作用于焊接区域,无需耗电加热,能耗极低。
· 高效稳定:焊接时间通常在几百毫秒内完成,易于集成自动化产线。
· 美观无污染:无火花、无烟尘、无需焊料,焊点外观整洁。
设备关键组成部分:
1. 超声波发生器(Ultrasonic Generator):将工频电转换为高频电信号。
2. 换能器(Transducer)/压电陶瓷堆(Piezoelectric Stack):将电信号转换为高频机械振动。
3. 变幅杆(Booster):放大换能器产生的振幅。
4. 焊头(Horn/Sonotrode):将最终的振动能量传递到工件上。其设计和材质(通常为钛合金或优质钢)至关重要。
5. 气动加压系统:提供并精确控制焊接时所需的压力。
6. 机架与控制器:高刚性机架保证稳定性;PLC或专用运动控制器用于精确控制焊接参数(能量、时间、压力、功率、距离等)和存储焊接配方。
7. 人机界面(HMI):用于操作员设置参数、监控生产数据和故障诊断。
应用场景
· 电芯级(Cell):软包电池的极耳(Tab)与连接片的焊接。
· 模组级(Module):
· 方形/圆柱电池的极柱(铜或铝) 与连接片(通常为铝) 的焊接。
· 多个电芯通过连接片串并联形成电池模组。
· PACK级:模组与模组之间的连接。
对于新能源电池正负极铜铝焊接,超声波金属焊接机是当前技术最成熟、应用最广泛、综合效益最高的解决方案。它在保证焊接强度和高导电性的同时,有效避免了铜铝异种材料焊接的技术瓶颈,是现代智能化电池产线不可或缺的核心设备。在选择时,应重点关注其工艺稳定性、自动化程度和数据追溯能力。